天府迎來音樂教育盛宴——2023國民音樂教育大會在成都隆重開幕

7月9日,由中國樂器協會、中央音樂學院、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人民音樂出版社、華夏未來文化藝術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3國民音樂教育大會在成都天府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本屆大會主題為:學樂器,為生活增色。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國民音樂教育大會組委會主席王世成,原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顧問趙少華,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天津華夏未來文化藝術基金會黨委書記劉長喜、黨委委員靳潤成、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騫,四川省音樂家協會主席林戈爾,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吳江紅,人民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李向穎,人民教育出版社音樂教研室主任張瑩瑩,四川省教委體衛藝處處長唐克紅,成都市博覽局副局長田霞,成都市文旅局副局長李天昊,天府新區文創和會展局副局長盧乾勝,著名專家學者吳斌、周海宏、吳迎、鄭莉、杜亞雄,國際提琴制作大師、大國工匠鄭荃,著名音樂人卞留念,中國音協管樂學會副主席姜斯文等出席開幕式。

中央編辦原副主任、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張崇和通過視頻高度評價中國樂器協會在推動國民音樂教育事業方面所做的工作,并祝賀大會開幕。

王世成、趙少華、劉長喜、趙旻、吳斌、林戈爾、吳江紅、李向穎等領導和嘉賓共同按下啟動按鈕,正式拉開2023國民音樂教育大會序幕。開幕式由中國樂器協會專職副理事長孫瑞勇主持。
名企聯動激發樂器消費增量
百+名師川蜀傾情聚首,百+講堂引爆音教文化盛宴。繼在北京、上海、天津成功舉辦五屆后,被譽為“音樂教育全運會”和“中國音樂教育風向標”的國民音樂教育大會首次落地蓉城。

三天的大會,匯集156位享譽業界的音樂教育專家,呈現113場主題講座、高峰論壇、音樂教育工作坊和成果展演,集中展示眾多先進音樂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成果、樂器、教材、教學設備,吸引1000名一線音樂教師、音樂教育科研工作者、藝術培訓機構從業者、琴童家長及其他音樂教育行業相關人士到場交流,活動場次和嘉賓人數均創歷史新高。8個分會場涵蓋鋼琴、教學法、民樂,以及“音樂教育促進鄉村文化振興”論壇、“萬葉杯”音教論文評選活動、中老年銀發音樂教育專場、musictalks音樂教育發展平臺分會場、課堂器樂教學分會場等。各項創意內容策劃,旨在整合優質資源,擴大音樂教育人口,引導樂器消費,提高全民藝術素質,共同唱響“音樂讓生活更美好”的時代主題曲。

本次大會得到海倫鋼琴、長江鋼琴、津寶樂器、吟飛科技、羅蘭數字音樂教育、奇美、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樂海樂器、琴昇樂器、博蘭斯勒、星海鋼琴、鳳靈樂器、江陰金杯、珠江艾茉森、天津鸚鵡、雅特樂器、奧維斯樂器、西安樂器廠、盛音樂器、國藥前景、庫客音樂21家企業的大力支持,充分反映出廣大制造商助力國民音樂教育,拓展延伸產業鏈,激發消費增量空間的強烈愿望與格局。

首次在西南重鎮舉辦的國民音樂教育大會,得到全國眾多新聞媒體、機構、企業和個人的關注和報道,進一步擴大了其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

提高全民藝術素養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王世成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大會積極推動美育教育健康發展,擴大樂器消費人口,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學樂器,為生活增色”,這源于中國樂器協會提出的長期目標:“樂器成為家庭的標配、音樂成為生活的剛需”和努力推動樂器“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行動計劃以及“每個人一生學會一件樂器、每個家庭一年聽一場音樂會”倡議的持續助力。舉辦國民音樂教育大會,就是要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聯合各方力量、整合優質資源,彰顯文化自信,共同推動美育健康發展;擴大音樂人口,引導樂器消費,提高全民藝術素質,共同唱響“音樂讓生活更美好”的時代主題曲。

“國民音樂教育大會,注重‘國民’二字。音樂教育是提高國人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是關乎民族全面素質提高的重要一環?!敝醒胍魳穼W院黨委書記趙旻在致辭中表示,中央音樂學院作為國內最高音樂學府,一方面要培養“尖子生”和“國家隊”,另一方面,推動和普及基層音樂教育也是中央音樂學院的重要任務之一。國民音樂教育大會聯合各方力量,搭建創新交流服務平臺。美育能夠促進智育發展,如果能夠將音樂教育事業發展好,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指日可待!

“作為國內重量級音樂教育盛會,大會為天府之國播撒音樂創意的種子,激發蓉城綻放獨特炫目藝術光彩?!鄙虾拐褂[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吳江紅致辭表示,衷心希望海內外專家學者和一線音樂教育工作者們,在國民音樂教育大會這一平臺上圍繞音樂教育發展前景,聚焦行業熱點議題,發表真知灼見,共同探討、謀劃和推動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繁榮。

打造年度音教盛宴
今年大會延續“1+2X”的結構模式,在內容設計上兼顧學校美育、家庭美育和社會大教育,在嘉賓邀請方面,遵循依承知名+實用、全國+四川的原則,所邀嘉賓既有各個領域的知名專家和學科帶頭人,也有活躍在教育一線的優秀基層教師,今年的大會可謂專家云集、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第一天大會中,著名音樂美學家、音樂心理學、教育學家周海宏教授作了《器樂合奏課-音樂培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理論思考與實踐路徑》的主旨發言。他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分析了器樂合奏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他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導意義的方法和建議,深入探討了音樂教育對青少年的重要性。周老師的發言,一如既往地得到與會者強烈共鳴和熱烈歡迎。

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劉剛作了現場互動教學演示《走進打擊樂的精彩世界》。他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帶領觀眾走進了打擊樂的精彩世界。他的現場互動教學演示,引導現場觀眾直接參與到打擊樂的學習體驗中,臺上臺下一起聯動,現場氛圍非常熱烈。


由著名音樂教育家、博士生導師、人民音樂出版社原社長吳斌教授主持的圓桌論壇,對樂器進課堂的方法途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音樂教研員李萍和四川音樂學院管弦系青年教師黃雪穎分別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在樂器進課堂方面的經驗和心得,并與吳斌教授和現場觀眾進行了互動交流。

在大會的第二、三天,更多音樂教育行業大咖陸續登場,他們的豐富經驗和對專業知識的深厚儲備,讓與會者享受到了更多的精彩。

音樂教育賦能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边@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音樂教育是鄉村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國民音樂教育大會特別企劃“音樂教育促進鄉村文化振興”專題論壇,論壇匯聚了眾多音樂教育專家、鄉村音樂教育實踐者以及產業集群領導,共同探討了音樂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和價值。這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關于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一次具體實踐,又是一次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的碰撞!


專題講座環節,著名葫蘆絲、巴烏、陶笛演奏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趙洪嘯與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王朝霞,通過實踐經驗和成果案例,講述了音樂在鄉村教育中的重要性,認為音樂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和增強社交能力。


隨后的產業集群分享環節,江蘇省黃橋鎮副鎮長巫秀梅、黃橋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章素娟介紹了被譽為”中國提琴產業之都”的黃橋的發展歷程,以及音樂教育如何為當地的發展提供推動力。


隨后的產業集群分享環節,江蘇省黃橋鎮副鎮長巫秀梅、黃橋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章素娟介紹了被譽為”中國提琴產業之都”的黃橋的發展歷程,以及音樂教育如何為當地的發展提供推動力。

“音樂教育促進鄉村文化振興”專題論壇的成功舉辦,為其他地區音樂賦能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音樂教育將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鄉村社區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共享先進教研成果
大會第一天下午,多位知名教師及專家展示最新音樂教育成果和方法,通過特色教學示范課,讓在場教師深入了解和體驗到音樂教育的獨特魅力。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陳蓉以《聲勢教學中音色、節奏與身體的關系》為題,在現場與一千名觀眾進行了生動活潑的互動教學,陳老師在會場中間舞臺上,引導著現場參會者,即興分成四個聲部,完成了德彪西作品的混聲變奏合唱,讓到會教師充分體驗“心隨樂動”愉悅感受,更體會到奧爾夫教學法對兒童音樂啟蒙的有效性。

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吳迎教授現場教學,讓在場觀眾看到鋼琴名師如何敏銳發現教學問題,并用簡潔方式達到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目的,更讓在場教師體悟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的重要意義。


在教學示范課環節,中國音樂學院杜亞雄教授聯袂浙江省特級教師、杭州勝利實驗學校吳瑤香老師,帶來“如何讓古琴走進中小學課堂”精彩示范教學,臺下與會者踴躍報名上臺,請兩位老師指導古琴入門。臺上臺下數度一起吟唱古典詩詞,精彩呈現古琴文化傳承成果。



為展現音樂教育最新成果,大會同期舉辦“萬葉杯”論文教案征集、課堂器樂教學成果征集兩項活動頒獎儀式。本屆“萬葉杯”收到論文、教案二千余篇。涵蓋音樂教育基礎理論方法研究,課堂器樂教學等方面。人民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李向穎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本屆“萬葉杯”論文教案征集活動具體情況。

作為本屆大會策劃亮點,國民音樂教育成果展演(古箏、琵琶)匯聚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吉煒、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焦力等8位專家組建權威專業評審團,吸引近200名參賽選手展開才藝競演。中國樂器協會專職副理事長陳晉武為獲獎選手頒獎,創意活動策劃彰顯主辦方“讓音樂成為生活剛需,樂器成為家庭標配”的初心使命。頒獎環節由中國樂器協會秘書長劉勇主持。

專家名師分享音教新視野

首次在成都舉辦的音教大會除盛邀全國各地知名專家到會交流,也充分結合當地音樂教育資源,展示四川當地音樂教育成果,促進了同行業間的交流,惠及了當地的基層音樂教師,充分彰顯“國民音教大會”辦會的目的和意義之所在。









分會場活動精彩連連,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鄭莉攜多位教授名師共同探討大美育視域下音樂教師的使命與擔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杜亞雄圍繞“柯達伊教學法及其民族化”對話西南大學音樂學院教授莊鐘春曉、重慶市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委會秘書長陳娟;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副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陳蓉,通過生動的演講和示范,向與會者們展示了如何在音樂教學中運用流行風格與體態律動教學;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鳴就鋼琴啟蒙教育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課程;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劉剛則結合自身經驗,講述了打擊樂在中小學音樂教學當中的實際應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文體學院副教授賴達富與大家一起感受幼兒歌唱與律動,為其他從事幼兒音樂教育的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啟示;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音樂教研員胡蘋及課題組傳唱巴音渝韻傳承紅巖精神,現場反響熱烈;匈牙利柯達伊教學專家Schveger Agnes(慧蘭)帶領大家一同探索學前兒童音樂能力的發展,場上場下頻頻互動,得到了在場觀眾一致好評;國家一級指揮、合唱指揮家、中國合唱協會副事理長陳光輝同在場觀眾分享合唱藝術的品質。








此外,音樂制作人、周杰倫世界巡回演唱會音樂總監黃雨勛帶來的現場編曲、鋼琴即興彈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奏員、指揮,嶺南師范大學教授紀學文分享的美育綜合素質教育”落地化、實效化探究,中國音樂學院博士張露予的奧爾夫教學法課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音樂教育學博士張樂分享的零基礎音樂愛好者的教學設計,正木音樂學園校長正木一輝圍繞體態律動教學法的講座,北京學前教育職教集團副理事長、中華女子學院副教授王丹講述的游戲化音樂課堂的設計與組織,以及四川音樂學院名師石磊、戴茹、沈非、焦力分別帶來的多種器樂的民樂課堂,成都、重慶以及周邊地區的專家和名師如王雁教授、雍敦全教授、文思隆教授等人,攜手黃雪穎、易丹、唐夢妮等青年教師與會教師帶來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彩課程案例展示……




會場上,名師大咖的現身說法,與會嘉賓現場論道音樂教育,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探討音樂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國民音樂教育大會不僅為與會者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機會,還為全國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無論是親臨現場的觀眾還是通過在線平臺關注的網友,都對本次國民音樂教育大會的舉辦表示出熱烈的反響。他們一致認為,這次大會為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創新的思考方式。

愛心接力展現音樂力量

在巴蜀大地共同見證愛心與責任的力量。大會組委會與樂器強企聯手推出了“音愛而生,以樂傳情”的工藝活動。本次為四川省攀枝花市平地鎮中心學校捐贈的“羅蘭數字音樂教育-少兒電鼓教室”善款,是由參加第八屆全國羅蘭音樂季的小朋友們向貧困地區的兒童們獻出的愛心。旨在為貧困地區的兒童提供學習音樂的機會,讓他們能夠享受到音樂的美妙與樂趣。中國樂器協會專職副理事長陳晉武、羅蘭數字教育集團董事長程建桐與平地鎮中心學校副校長張茂麗,一起上臺舉行了捐贈儀式。
關注音樂教育的不僅僅是樂器制造業的各位企業家,教育系統本身,亦在努力創作條件,讓更多孩子們學習樂器,享受音樂的美好,這當然是美育題中應有之義。學習樂器,享受音樂,這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更是每一個孩子的權利。

在離成都不遠的重慶,有這樣一所學校,叫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去年冬殘奧會開幕式上,伴隨著殘奧會會旗緩緩升起,國際殘奧委會會歌《未來贊美詩》莊嚴磅礴的旋律回蕩在“鳥巢”上空。演奏國際殘奧委會會歌的樂手正是47名來自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揚帆管樂團的視障孩子。

本次音教大會開幕前,原本想到現場為大家表演的這群孩子們,因為一些原因沒能前來。但特教中心的老師,專門制作了視頻發過來,校長李龍梅說:我希望全國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們,關注殘障孩子這個群體,愛他們,給他們機會,因為,這些孩子們跟我們一樣,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一段殘障孩子學習樂器演奏的故事,一段柔情似水、情感充沛又激越昂揚、絲絲入扣的吉他演奏,將在場觀眾帶入一個令人感動的境界。著名音樂人、國家一級作曲家、演奏家卞留念,通過雅特電吉他的優美旋律,帶我們走入《愛你一生》感人境界。

可以說,本屆大會覆蓋了從幼兒到老年的廣泛人群,其受眾人群的年齡跨度充分體現了我們服務”國民”的堅定承諾,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音樂的美好,感受到國產樂器的魅力。
引領老年器樂新時尚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關愛老年群體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已成為新時代的前沿課題。2023國民音樂教育大會首次設立中老年銀發音樂教育專場,旨在促進銀發消費、推動銀發經濟,拓展延伸樂器產業鏈。

中老年銀發音樂教育專場由中國樂器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曾澤民主持。創意策劃口琴、電吹管、手風琴三個專場講座,邀請成都大眾口琴樂團團長、亞太國際口琴比賽評委楊頑,電吹管舞臺藝術演奏家、四川電吹管藝術團編導王力,四川老年大學手風琴專業責任教師劉瀏現身說法,以生動活潑的現場示范團體演奏,激發中老年群體的器樂學習意趣,提升中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數。本次活動,組委會還特別聯合“國藥前景”集團邀請資深口腔專家李欣,為大家從口腔保健與樂器吹奏之間的關系方面進行了專題講座。





音樂是靈魂的翅膀,而老年音樂教育,正是為銀發一族打開尋找幸福生活的藝術之門。讓我們期待,在音樂的陪伴下,銀發群體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全社會愛心機構與人士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提升幸福生活指數的文化平臺,助力高質量的銀發生活。
展現行業高質量發展成果

為集中巡禮國產名優樂器創新成果,踐行大會社會愛心公益精神,大會首次組織了“自主品牌樂器鑒賞音樂會”,還特別安排了愛心捐贈和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盲人孩子們的“拾光”音樂欣賞等環節,彰顯大會公益特質。

在一首熱血沸騰的搖滾版《西游記》激昂旋律中,“自主品牌樂器鑒賞音樂會”炫酷開場,全國吉他大賽評委、青年吉他演奏家吳琳演奏卞留念大師簽名款雅特電吉他,他的演繹音準穩固,音色豐富,情緒飽滿,將山東雅特品牌吉他的優秀品質完美展現。

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主科教師、巴黎音樂學院最高演奏家文憑及巴黎高等師范音樂學院雙碩士的王圣,以豐富的巴黎學習經歷帶來了兩位法國音樂大師德彪西的《歡樂島》和拉威爾的《帕凡舞曲》的精準奇妙詮釋。其精細的演奏給予聽者無限遐想的空間,同時展現了中國制造的9尺海倫鋼琴的優越品質。

在本次盛會中,四川音樂學院管弦系長號副教授、長號演奏家雷銘老師和青年鋼琴演奏家陳鵬聯袂奉獻著名法國作曲家亞歷山大·吉爾芒的長號獨奏曲《交響小品》,這是兩位青年演奏家的的精彩碰撞,亦是津寶長號與海倫鋼琴激情相遇,為在場觀眾提供了一次難忘的視聽體驗。

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碩士徐漫帶來古箏獨奏曲《曉霧》,描繪出朦朧晨霧中的京城風景。徐漫老師的演奏技巧豐富,使樂曲的旋律自由而充滿幻想,成功引導聽眾進入一個朦朧清爽、曼妙淡雅的境界。同時,蘭考琴昇樂器出品的古箏的卓越品質與音色也在他的演奏中得以完美展現,賦予了古老音樂新的生命力和無限可能。

攜手引領樂器產業的創新升級,展現國貨新勢力的獨特魅力。兩天的分會場活動則變幻成為一片璀璨的樂器展示平臺。敦煌民樂、長江鋼琴、鸚鵡手風琴、金杯樂器、國光口琴、星海鋼琴、博蘭斯勒鋼琴以及艾茉森數碼樂器將分別在8個分會場熠熠生輝,為音樂教育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帶來獨特的教學裝備以及創新的教學解決方案。



大會從7月9日持續到11日,會期舉辦了多個分論壇、專題報告、工作坊、展覽展示等活動,涵蓋各個領域和層面的音樂教育內容。大會全程通過云相冊直播,首日點擊已超過40萬人次。

本次大會是一次集思廣益、交流互鑒、共謀發展的盛會,也是一次展示中國音樂教育成就、推廣中國優秀文化、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的盛會。讓我們期待更多精彩內容,共同見證國民音樂教育事業的新篇章!





